燕順書屋

倒查5年論文、限期自查!學術不端治理風暴來了?

倒查5年論文、限期自查!學術不端治理風暴來了?

6.19

巅峰之作影像梦 佳能EOS C700如何诞生

那小姐的执事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徐灿回应统一战推迟:我不怕去英国 你闭嘴训练吧!

圖源:pixabay

撰文|蘇惟楚 李珊珊

編輯|李珊珊

日前,多所地方高校在其官網上集中發佈“清理學術不端問題論文存量”的信息,經媒體報道後,引起廣泛關注。

近年來,一方面,伴隨着各類熱點事情的發生,“學術不端”一詞已爲大衆所熟知。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間,中國的科研產出令全球矚目,2022年,中國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繼續保持在第2位。不過,我國學者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論文撤稿情況同樣令人矚目,2022年全年,全球有5488篇SCI撤稿,其中中國SCI撤稿2879篇,佔全球所有撤稿的52%。其中,出自“論文工廠”、抄襲、數據不可靠和同行評議造假是中國SCI撤稿的四大主要原因。

基於這些背景,本次的地方高校清理學術不端存量論文引起學界內外關注。人們都在關心,這次的學術不端整治與過去有什麼不同?效果會如何?我們可以依靠一次次的學術不端清理行動來重塑中國的科研誠信體系嗎?

染指纏綿,首席上司在隔壁

誰是重點清查對象?

據《知識分子》統計,目前約三十多所高校院系官網在5月末6月初發布了關於“清查學術不端問題論文”的信息。其中均引用了《科技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現象清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於4月27日印發。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的文件,此次清查工作是在地方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開展爲期3個月的學術不端清查工作,清理範圍爲2018年以來的學術論文。

但《知識分子》注意到,各地高校在具體清查工作的佈置方面有所不同。

一生骑马飞驰的藏族阿爷,消散在柏香中

如對於清查論文的範圍,一些學校進一步明確要求包括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其他作者署名的論文,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重慶醫科大學等提出檢索範圍包括中英文科技論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提出把“著作也納入本次檢查範圍”;溫州醫科大學重點清理科技類學術論文,社科類論文、學位論文和已完成查處的論文暫不納入。

在相關文件中,一部分學校明確了論文清查重點,如:寧波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提出,重點清查“納入人事考覈或領取了科研教學業績獎勵的論文”。

此外,根據山東省教育廳和科技廳的佈置,納入自查清理的單位中,還包括醫學類高校直屬附屬醫院。

而在此次各地高校發佈的自查清理通知中,同時附帶了學術規範對照表,大多如下:

圖源:某醫科大學科研處

根據多高校的相關文件,此次自查清理,對於科研人員自查報告的問題,各高校通常採取勘誤、撤稿等補救措施,“對符合《科研失信行爲調查處理規則》三十四條規定的從輕處理情節,依規從輕處理”。

圖源:科技部等二十二部門關於印發《科研失信行爲調查處理規則》的通知

小摩:中东正处于“黄金时代”

同時,也有不少高校強調,若是在自查過程中沒有報告,但是在此次專項活動後,通過各種途徑查出的科研失信案件,將按照《科研失信行爲調查處理規則》三十五條規定從重處理,並上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和對外公佈。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的文件,此次清查工作是在中央部屬高校、中央級科技機構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清理專項工作的基礎上,在地方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進行論文清查。

《知識分子》檢索到,去年8月,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向部屬高校出具文件,其中提出,對2018年以來的論文進行清查,清理論文學術不端和無實質學術貢獻掛名現象,且附件中的學術規範對照表與自查統計樣表都與此次清查工作的一致。

《知識分子》向北大、華南理工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等部屬高校和中科院部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求證,一些研究人員確認了去年8月曾填寫自查統計表。

去年和今年兩次專項行動,都明確提出,對於科研誠信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科研誠信教育、持續從嚴懲治科研失信行爲,完善制度規範。

糟了:两年英国PSW毕业生签证将可能被取消?留学生红利减半?

“運動式”打擊學術不端

江淮汽车换帅 项兴初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党委书记

近年來,作爲一個崛起中的科技大國,中國的科研產出令全球矚目。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佈2022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2022年,中國的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排名保持在第1位,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繼續保持在第2位,高被引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

但數據背後,頻出的學術不端問題,剽竊、造假、僞造的同行評議等等,大大破壞了中國科學的聲譽,且導致了多起針對中國論文的大規模撤稿。

在這樣的背景下,像本次這樣的由相關部門參與的學術不端清理行動並不稀罕。長期關注科技政策的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賈鶴鵬向《知識分子》提到,這類反學術不端的行動,這幾年,“幾乎每年一次,甚至曾有過由41部委聯合懲戒學術不端的合作行動。”

根據之前的報道,2018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證監會等4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對科研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根據那份備忘錄,科研領域存在嚴重失信行爲的責任主體將面臨多種懲罰,包含追回基金、撤銷獎勵等。而若相關失信責任主體爲機構的,也會面臨失去基金以及承擔國家科技計劃的資格。

富士康正式在硅谷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不過,對於這些頻繁發起的、自上而下的反學術不端行動,賈鶴鵬亦提到,總體來講,雖然每次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每次的具體實施卻都有不同的側重方向。

23款霸道2700最新优惠报价及图片

更好地釐清了學術不端的定義之外,“自查”成了本次行動的關鍵詞。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教育部原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向《知識分子》介紹,從國家層面大面積地對學術論文進行自查清理尚是首次,此前,在大批國際退稿事件發生後,“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學校,內部進行了倒查。”

而對於本次的限期自查,賈鶴鵬解釋,也許有點像發達國家報稅時採取的“自報”方式,相信你上報內容的真實性,但會抽查,一旦被抽查發現有謊報,便會有一項“向政府說慌”這類的疊加的罪名,從而採取很嚴重的懲罰措施。

杨梅体育园区试营运 2周免费体验

不過,“目前尚未聽說自報正常後被發現仍有學術不端行爲,會有什麼樣的懲罰措施”,他補充到。

2019年,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唐莉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的科研誠信的社評文章,建議之一便是:“先原諒再強硬”,即:“對於過去的造假行爲,應予以警告,但一旦在守則實施之後出事,研究人員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

有受訪者提到,本次的自查行動中,對於學術機構在學術不端行爲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可能是種釐清。在這之前,對於中國的學術不端行爲,一個廣爲詬病的問題是研究單位的包庇。

(杭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10月2日奖牌统计

在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的《中國科學基金》雜誌上,2018年曾發表過一篇針對被媒體報道的幾十例學術不端行爲的分析報告,文章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劉普解釋:“之所以選擇媒體報道的案例作爲研究對象,主要是學術不端發生單位出於保護自身聲譽考慮,不願公開相關信息,致使學術不端的資料難以獲取,媒體報道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然而,目前的這種自報,對於上述包庇行爲會有多大的作用,亦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意見。一位某高校的資深研究人員表示:科研單位包庇的問題,最主要還是出在科研經費分配問題上,如果上述問題不解決,靠“自查”,同樣很難解決。

科研誠信仍未找到長效機制

球王单挑没漏气 大师赛350胜达标

可以寄期望於這種運動式的反學術不端行動來重塑中國的科研誠信嗎?

《水男孩》裸身登台「肉色满溢」!全见版镜头超害羞

李志民告訴《知識分子》,當前的科研誠信問題,一定程度來自不合理的科研評價體系。

2018年,中辦、國辦印發通知,要求針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 (簡稱“四唯”)問題進行集中清理。“然而這幾年,根據要求,各個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制定了文件,但是破四唯的效果不明顯。”

李志民表示,原因有幾點。主要問題在於,相關政府部門在“破四唯”過程中,並沒有認識到自身改革的重要性。“最典型的就是應該破除唯獎勵、唯帽子、唯論文、唯職稱,然而,相關部門依然在評院士、評長江學者、評傑青等等,帽子不減反增,導向沒變,根子沒變,下面的科研單位和高校科研人員很難有根本的行動改變。”

李志民進一步稱,“這些年形成的評價體系,是以論文爲標準,看起來簡單,也容易比較,但從國家發展來看,這是造成我們‘卡脖子’的一部分原因。因爲對於基礎研究來說,可以用論文來評價,但應用開發類的研究不能用這套評價體系。對於科技開發類的研究,論文只是開發過程中的副產品,但現在我們把它作爲主業來評價。”

钢价劲扬+需求转强 钢厂拥利多 营运看旺到Q2

“所以說,要真正改革科研評價導向,在對科研崗位合理分類的基礎上,針對崗位開展五元價值評價(科學、技術,經濟、社會、文化)。”李志民稱,科研是解決問題,基礎研發的經費只佔不到10%(編者注:2021年數據顯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到2.8萬億元,基礎研究經費比例6.5%。),然而整體評價體系卻以基礎研究適用的評價標準爲主導。“這個是最需要修正的觀念。”

李志民甚至認爲,在“以論文爲主要評價體系的格局下,形成了利益團體,以材料科學爲例,中國材料科學發表的論文不管從數量、還是被引,論文水平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們也總說,‘卡脖子’的是材料問題,比如發動機的材料。”

“因此,在諸如此類的學科內部,形成了利益團體,他們從論文爲主的評價體系中受益,當你提出其他評價方式時,這些已經具有極大話語權的受益者們會諸多阻撓。”

賈鶴鵬同樣認爲:“對於中國這種行政主導,科研資源高度集中,以數字爲主要考覈方式的科研評估體系,很難想象本次的行動會有特別大的長期效果”。

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暴涨1倍!今年考研人数达到462万?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科技部發起的本次“自查行動”,多位受訪者們均認爲應持歡迎和鼓勵的態度。

李志民認爲,這樣的清查,“從號召和輿論上來看,對整體科研環境的淨化有一定作用。”

賈鶴鵬則表示:在建立長效機制之前,“每過一段時間敲打一下,至少可以起到一種棒喝作用,在中國這種特殊的國情之下,仍然是有一定作用的”。他認爲:目前,中國目前的學術環境正在逐漸改善,也許,在一定程度上,正得益於這種運動式行動帶來的“儀式感”。

强风吹破笼顶 笑翠鸟飞出动物园

Categories
軍事新聞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