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28歲小夥捐獻器官,爲三個家庭帶去希望
(原標題:中秋夜,28歲小夥捐獻器官,爲三個家庭帶去希望)
9月29日,中秋團圓之夜,華山醫院6號樓7樓的手術室燈火通明,醫院器官捐獻獲取組織(OPO)協調員、外科器官獲取小組、肝移植團隊、手術室護理團隊、工勤團隊等徹夜未眠,爲一位剛剛走完生命旅程的28歲小夥和他的家屬完成了最後的心願,成功將其捐獻的一個肝臟和一對角膜移植給了三位等待已久的病患。
“30號凌晨,從醫院離開的時候,我擡頭看到了圓月和透着橘色燈光的病房,很感慨:我們是陪着這位小夥過完他人生中最後一箇中秋節的人,也是爲另外三個家庭帶去團圓和安康的一羣人。”OPO協調員王敏燕拿起手機,拍下了這個讓她感覺“人間值得”的畫面。
9月23日,小藝(化名)因右側基底節出血被送入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就診,ICU醫生竭力搶救,但效果不佳。27日,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經臨牀初步評估,已不可逆,基本達到腦死亡。在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華山醫院副院長呂飛舟的推動下,五院ICU唐建國主任與華山醫院OPO組織負責人張明教授取得聯繫。當晚,OPO協調員武琅環、田璽前往第五人民醫院ICU,覈查各項指標,與家屬溝通捐獻意願。家屬表示同意捐獻,把生的希望留給更多的人。9月28日,小藝在協調員及家屬的護送陪同下由120轉至華山醫院。9月29晚上7點,雖經竭力挽救,但小藝情況進一步惡化,經院內、院外多位專家臨牀判定,結合腦電圖 TCD 輔助檢查結果,小藝最終被宣告腦死亡。
從發病進入ICU,到器官捐獻完成,“首先要感謝家屬的深明大義。醫療團隊緊密合作,‘以患者爲中心,時刻準備着’,是爲了幫助逝者完成心願,幫助生者更好地生活。”華山醫院OPO組織負責人張明深感器官捐獻工作意義重大,也常常心存感激。
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是華山醫院OPO片區負責內的定點對接醫院,捐獻者生命體徵的維護、各項檢查數據的共享、轉運流程的對接等,其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前功盡棄”。同時,根據患者的情況和專家評估,由重症監護室李先濤教授、神經內科鄔劍軍教授、吳斐博士組成的鑑定專家組,王正昕教授的肝移植團隊,王志良教授、張曉燕博士的角膜移植團隊等,紛紛選擇了假期留在上海待命,陪伴與堅守。
就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小藝選擇在中秋之夜,以器官捐獻這樣一種方式,成全了他人的團圓。
目前,接受肝移植的藏族同胞恢復良好,兩位角膜移植患者有望在小長假期間康復出院。
(“一带一路”10周年)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杨金泉:“一带一路”让泰国获得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能源新聞